
实施12年后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近日印发修订后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。这是一部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综合性、基础性党内法规。此次修订,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,体现了与时俱进。
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、关系人心向背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;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。当前,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。
新《条例》通过强化厉行勤俭节约、反对铺张浪费责任落实,以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。“应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”“带头过紧日子”首次被写入,结合时代语境,可发现这些新变化具有深刻意义。
中央反复强调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,究其原因,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,不仅是我们党一路走来、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,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、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。新《条例》的实施,意味着过紧日子绝非一时之需、权宜之计,而是要长期坚持的原则。
那么,如何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?新《条例》增添了很多新表述,提出了不少新要求。
比如,关于公务接待,尽管同是4条,但内容更丰富,篇幅更大、规定更细、针对性更强——“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,不得提供香烟,不上酒”“接待单位不得在机场、车站、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,不得跨地区迎送。严格控制陪同人数,不得层层多人陪同”……这些规定有利于减少接待支出、纠治“四风”。
再比如,关于公务用车,新提出“四个统一”,即“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编制、统一标准、统一购置经费、统一采购配备管理”;除了重申“实行政府集中采购,应当选用国产汽车,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”,还强调“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”。
整体来看,新《条例》针对“舌尖上的浪费”“车轮上的铺张”“楼堂馆所的豪华”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作风问题划出红线,规定更细致,操作性也更强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《条例》还强化了监督追责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,坚持以身作则、以上率下,严禁搞劳民伤财的“形象工程”“政绩工程”,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,坚决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。
“节俭朴素,力戒奢靡,是我们党的传家宝。”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,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,提高政治站位,坚决落实好《条例》规定,不仅可把腾出的资金用于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,还将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浪费可耻、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家装公司,本文标题:《【社论】进一步拧紧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