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构调研:有基民开始“落袋为安”,基金公司如何应对?

机构调研:有基民开始“落袋为安”,基金公司如何应对?

hyde158 2025-08-25 中式装修 3 次浏览 0个评论

界面新闻记者 | 韩理

A股市场热度攀升,公募基金也迎来久违的春天。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8月25日,今年,主动权益基金中已经诞生了12只“翻倍基”,超过98%的主动权益基金收获正收益。

不过在市场回暖的同时,主动权益基金不得不面临投资者“落袋为安”的情况。界面新闻调研多家公募了解到,不少主权权益基金份额在下滑。

“这段时间我们公司主动权益基金一直被赎回,内部也多次提醒关注主动权益基金赎回的情况,并且也还没有出现大量散户投资者申购的现象。”一位中大型公募市场人士表示。

华东某券商系公募人士也表示:“虽然不清楚具体赎回的数据,但是整体份额是在被赎回。现在整体上主动权益基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卖,随着市场热度上升,部分投资者会选择‘落袋为安’。”

机构调研:有基民开始“落袋为安”,基金公司如何应对?

面对这种市场情况,华南一家大型公募投研人士却认为很正常:“当前确实份额是在赎回的,这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市场下跌、净值下挫,影响了投资者对主动权益产品的信心;按照过往经验来看,如果市场持续上涨,后续大概率还会有增量资金入场。”

不过,并非所有基金公司都在面临份额被赎回的情况。

华北某公募渠道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,总体来说有赎回但是不多,部分切中风口的行业主题基金反而会有大量的申购。

一位银行系公募市场人士也表示,因为不少产品契合市场风格,近期产品申购较多,并且还有产品在限购。“而且因为担心有些投资者会跟风买入,我们已经减少了相关基金的营销。”

此外,界面新闻还了解到,也有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没有面临较大的赎回。“我们赎回不多,净值上涨后规模反而还增加了,主要还是因为原来份额就不多。”某券商系公募电商人士表示。

那么在当下节点,基金公司营销层面在做哪些动作?

上述中大型公募市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,现在主要营销指数和ETF。“前段时间是军工、反内卷还有港股的互联网、创新药等,最近已经将营销重点转向科创板相关的指数。”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8月24日,全市场ETF规模已经达到超过4.8万亿元,总份额为2.65万亿份。8月以来,全市场ETF总份额增加了356.68亿份,显示出ETF市场强大的吸引力。其中,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、鹏华化工ETF、华夏恒生互联网ETF、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、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等产品份额增幅居于前列超过40亿份,与上述市场人士所说的营销重点不谋而合。

上述华南某公募市场人士指出,被动指数产品规模、份额出现了明显增长,或许也是因为投资者对指数产品在牛市中的上涨锐度比较认可,同时也是因为ETF产品投资者相对更有经验一些,或许会借助指数产品做一些波段操作。

而对于那些没有ETF的基金公司则将部分营销重点放在了“固收+”上。上述华东某券商系公募人士告诉界面新闻,相比于主动权益基金,“固收+”反而卖得比较好。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8月25日,8月以来成立了10只“固收+”基金(包括一级债基、二级债基、偏债混合基金),合计募集金额为104.01亿元

华东某公募基金经理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提到,从第三方的数据来看,“固收+”基金近期申购明显升温,银行理财子、保险、券商、信托自6月以来申购动作都明显加速,7月的申购额可能超出上半年总量,进入8月依然保持每周持续净流入的态势。

近期,A股指数持续走高,市场未来走势也成为关注的焦点,不少公募人士依然看好后续走势。金鹰基金杨晓斌表示,外围降息流动性持续向好,赚钱效应扩散下,A股资金加速入场。近期市场对经济数据有所脱敏,赚钱效应发酵和资金加快入市构成正向循环。

鹏华基金研究部张峻晓认为,在政策支持、流动性宽松预期以及产业端升级创新持续的合力驱动下,A股市场有望步入更具韧性和持续性的“慢牛”阶段。

投资者要如何参与其中?上述华南某大型公募投研人士建议,如果从个人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,风险资产的配比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话,或许可以采用“逢低买入”的策略逐步建仓,从而分散成本风险;如果此类风险资产已经达到或者超出了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,或许也可以选择减仓落袋为安。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市场,我们能做的只有应对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家装公司,本文标题:《机构调研:有基民开始“落袋为安”,基金公司如何应对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